1. <output id="enfci"><nobr id="enfci"></nobr></output>

        <output id="enfci"><track id="enfci"></track></output>
        <code id="enfci"></code>

        <code id="enfci"><acronym id="enfci"></acronym></code>
        <tr id="enfci"></tr>
        <ins id="enfci"></ins>

        您现在的位置:?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两会聚焦 | 福建:共谋一盘棋 同谱协奏曲

        www.qzqmuj.com 来源: 东南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加速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新时代山海协作成果不断……过去一年,福建城乡共济,山海协同,共谋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发达地区对相对不发达地区结对帮扶机制;完善老区优先、适当倾斜的政策体系……翻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表述浓墨重彩。

        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推进区域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分享经验、集思广益。

        城乡共绘新画卷

        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在乡村,关键在农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今年两会上,“农业强国”成了高频词。

        来自茶叶大县安溪的省人大代表、安溪县农民讲师团团长张顺儒分享了老茶乡的新故事。去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就包括铁观音制作技艺在内的福建6个项目。

        如何打好非遗牌、做足茶文章?张顺儒的答案是融合发展——支持安溪茶业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茶产业链集聚发展;策划开发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遗产旅游线路,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创意茶园,推动茶文化与全域旅游等交融互动。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长期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省人大代表、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认为,要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关键一招便是种业创新。

        “福建水稻种业走在全国前列,但近年来也遇到不少困惑,譬如缺乏重大突破品种,联合创新机制不足,缺乏有竞争力的种业企业。”他建议,应当加强协同攻关,创建多学科交叉的遗传育种技术平台;开展高通量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的精准鉴定,深度发掘优异基因;高标准建设福建省种业基地,组建航母型种业领军企业。

        省政协委员、宁德诺蓓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丽云,是古田县的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从事食用菌产业已10年。她认为,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数字赋能。

        “加快建设农业数字化产业平台,将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收、卖等各环节。”姚丽云建议,以数字化赋能品牌农业,以“三品一标”品牌农业建设作为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制定更系统、更规范、更具市场价值的地标产品标准体系;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品牌农业科技支持,打造产业振兴数字化样板工程;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作为品牌农业的制度支撑,加快农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转变。

        山海协奏交响曲

        去年,国务院批复《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支持三明龙岩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为老区发展带来福音。

        “过去,囿于区位、交通等制约,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显著。”来自闽西革命老区的省人大代表、龙岩市新罗区西城街道西安社区党委书记章联生说,如今,“山”与“海”之间的“沟壑”不断缩小,老区苏区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何进一步缩小山海差距,推进老区苏区全面振兴?章联生认为,应进一步完善老区优先、适当倾斜的政策体系,研究设立支持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老区苏区产业提升、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山海协作,始终是福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宝。

        两会开幕前,武平县的一支招商团队动身前往重庆,考察几家新型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促成此行的,是来自厦门的龙头企业——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武平依山,厦门傍海,两地结对帮扶已经进入了第20个年头。”省人大代表、武平县县长于海说,得益于山海协作,武平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城乡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近年来,当地抢抓市场机遇,坚持把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22年,全县信息产业规上企业34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近60亿元。

        眼下,武平新型显示产业已进入“爬坡过坎”关键时期,急需吸引更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落地,补齐产业链核心环节。去年,通过“企业手拉手”活动,武平与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生态合作伙伴关系,派出多支招商团队,前往天马微电子在全国各地的多家合作企业考察,开展产业链招商。特区与老区的协作,正让这座山城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山”与“海”携手,不仅局限于省内,也拓展到全国。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支持三明与上海、龙岩与广州对口合作。省政协委员、龙岩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刘嘉伟认为,上海、广州的医疗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三明、龙岩应抓住机遇,主动对接优质医疗资源。

        他建议,通过合作建立工作室、工作站,以及山区医生前往上海、广州医院交流轮训的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延伸至三明、龙岩,增强山区医疗救治水平。

        百姓同奔幸福路

        “一条铁路,畅通了回家路。”省人大代表、宁化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高级会计师吴永秀感同身受。半个月前,兴泉铁路全线正式贯通运营。这条铁路西起江西兴国,经赣南丘陵进入福建山区,穿越武夷、戴云山脉一路向东,直抵泉州。464公里的线路,联通山海,也让闽赣两省包括宁化在内的多个革命老区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莆炎高速全线、龙岩东环线、南靖至永定高速等项目建成,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447公里……代表委员们纷纷为过去一年福建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点赞。

        加快建设厦漳泉都市圈,同样离不开交通一体化。

        “城际基础设施是夯实都市圈开放发展的重要基础。”省政协委员、民建厦门市委会副主委陈颢颖认为,应当加强厦漳泉一体化协同化的顶层设计规划和发展,加快城际快速交通网络跨区布局,合力打通一批跨区域“断头路”“瓶颈路”,进一步跨区优化空海枢纽,完成厦门港与漳州港的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以基础设施联通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谈及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代表委员们的建言充满了民生温度。

        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华兰园艺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玉,关注我省去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医疗服务形式——无陪护病房。在她看来,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是破解陪护难这一民生痛点的有益探索,应当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城乡普惠医疗服务。

        肖玉建议,加大护理人员职业能力建设,鼓励职业院校增设陪护相关专业;加强行业管理,对护工机构、护工培训机构开展行业信用评级,对陪护人员建立信用综合评分;加大医保报销比例,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省人大代表、周宁一中校长张徐生对于山区县教育现状颇有发言权。

        “制约山区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是师资队伍断层。”张徐生以其所在的周宁为例说,近年来,大量中学骨干教师流动到沿海城市,优秀生源流失到中心城区,优质师资补充困难。他认为,推动山区县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议启动“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专项计划”。

        “师范类院校可采取适当降分录取、免除学杂费和住宿费、提供定向就业保障等政策,为山区县中定向培养优质师资,所需经费由省市县财政共同分担。”他建议,在职称评聘、名师培养、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山区县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让更多高素质人才能回流山区、留在山区。(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徐文锦)

        相关新闻
        2023年,福建这样解答发展之问

        这两天,在省两会会场,“实”是代表委员们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的高频词。代表委员们说,报告不仅明确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也给大家增添了实实在在的信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何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如何理解把握2023年工作部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更好统筹”贯穿其中,并...

        福建出台政策 新冠病毒感染互联网首诊 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昨日,来自省医保局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福建省医保局已经正式出台新冠病毒感染互联网医疗服务收费政策,将新冠病毒感染互联网首诊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持续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为患者医保就医提供方便。 根据最新政策,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患者在福建省公立医疗机构互...

        福建2022年对台出口增长20%以上

        福建省省长赵龙1月11日在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2年,福建接续推进闽台融合发展,对台出口增长20%以上,新设台资企业户数、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均居全国首位。   赵龙说,2022年,福建坚持以通促融,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推出两岸标准共通试点项目25项。同时,福建坚持以惠促融,...

        福建:医疗资源下沉 守护群众健康

        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密集入闽,6个项目已投入运营。 远程会诊、医学影像等县域“六大中心”基层辐射率超过85%以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245.99%。 4所设区市级中医医院列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应用,惠及6486.82万就诊人次。 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机构总床位数同比增加9.4%、13%。 …… 每一个温暖数字...

        2022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11日,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福州开幕。福建省省长赵龙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22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初步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跃上1万亿元、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台阶的时间分别是2008年、2013年、2017年和2019年。   此间经济专家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

        jizz18国产
        1. <output id="enfci"><nobr id="enfci"></nobr></output>

              <output id="enfci"><track id="enfci"></track></output>
              <code id="enfci"></code>

              <code id="enfci"><acronym id="enfci"></acronym></code>
              <tr id="enfci"></tr>
              <ins id="enfci"></ins>